開放式廚房好用嗎?PTT熱門話題,各種廚房型態優缺點分析!

廚房 裝著我們的柴、米、油、鹽、醬、醋、茶,隨著生活型態不同,廚房也有了各種格局,大致分為「封閉式廚房」、「半開放式廚房」以及「開放式廚房」。

台灣老屋常見的廚房型態,大多是封閉式廚房,主要原因是早期烹調習慣炒、煎、炸等,需要透過封閉式廚房的設計來阻絕油煙和熱氣。然而,隨著社會趨勢改變,大家對於廚房的需求也不一樣了,半開放式廚房和開放式廚房也逐漸成為選項。

但消費者也因此陷入猶豫,到底什麼樣的廚房型態比較好呢?就像ptt網友提出的問題:

「15年老屋,室內約35坪,在想要不要改成開放式廚房,估價大約50萬,預計還會住5~10年,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因為開放式廚房房價變低?」

根據我們的經驗與專業,我們首先可以先了解三種廚房類型的特性和優缺點。

客廳、餐廳與廚房之間並無隔間,三種功能並存於一室。這樣的格局有以下特性:

  • 視覺效果通透, 沒有隔間阻隔
  • 有助於烹飪過程中,家人們的互動性。
  • 不易隔絕油煙
什木工地作品「讓人讚嘆我也想做一個的廚房」

半開放式廚房

在廚房與客廳間裝設可移動式的拉門,根據需求或把空間阻隔、或讓空間敞開。半開放式廚房有以下特性:

  • 富有機動性,可隨需求調整
  • 須設計適當的開口與動線
什木工地作品「看的見大樹的家」

封閉式廚房

以隔間將廚房、客廳餐廳區分為兩個不同的空間。封閉式廚房特性如下:

  • 關起門來,便可隱藏廚房雜物、汙垢、油煙
  • 廚房與客廳可以選用各自適合的建材,也可以有不同視覺效果
  • 廚房與客廳之間互動性較低
什木工地作品「梨谷att店」

想改造老舊廚房為「開放式廚房」嗎?

台灣早期的廚房格局多為封閉式廚房,但隨著料理習慣改變,越來越多人嚮往開放式廚房。如果你想改造舊廚房為開放式的格局,記得先思考以下幾點:

1. 判斷隔間是否可以拆除

須先判斷廚房與客廳之間的牆壁原始結構,例如鋼構、rc、磚造等。以透過建築圖說、專業人士現場查看等方式取得資訊,最高標準的是請結構技師 判斷 隔間牆是否可以拆除。

2.重新規劃水、火、電配置

重配老舊的水管是老屋翻新常見的工序之一,裝修進行中一併更換老舊水管,可以避免裝修完成幾年內,又堵塞漏水要重新翻修的疑慮。隨著各式電器,如洗碗機、冰箱、氣炸鍋、咖啡機、蒸烤爐等用具增加,改造廚房往往也伴隨著,重新計算用電,並為每個電器規劃配置與所需電力。

3.廚房與客廳風格一致性

客廳的建材不一定適合廚房,例如木地板。因此在規劃開放式廚房時,便須與設計師共同尋找兩個空間都適用的建材,或是在不同樣式之間達成一致性,滿足客廳美觀又放鬆的需求,也滿足廚房好清潔、防水的需求。

4.空氣對流衍生的問題

油煙與冷氣問題廚房空間被打開之後,便可能產生油煙,或是冷氣吹不涼的問題。因此,我們便需要重新考量,抽油煙機是否足以吸收大部分油煙?冷氣強度是否足以照顧產生熱源的廚房?也須要重新規劃空氣對流的動線。

「中島」如何被發明的?

喜歡開放式廚房的你,也嚮往一個中島廚房嗎?

中島廚房的構想源自於德國廚具品牌bulthaup,而這個品牌的創辦人其實是一位木工師,致力於打造符合人們需求,又能被長久使用的手工廚房。木工師的兒子繼承了廚具品牌之後,與夥伴到世界各地學習廚藝,發現不論是什麼樣的飲食文化,料理都與不離人與人之間的交流,才創造出了中島廚房的雛型。

什木工地作品「有吧檯的家」

所以回應ptt網友的疑問。建議先判斷15年老屋是否具有改成開放式廚房的條件,例如隔間牆是否可以拆除。

接著評估自身的料理是否是較少大火與油煙的習慣。畢竟再住5~10年也是一段不短的時間。

如果答案是可行的,可以進一步思考如何水、火、線配置是否會改動,也可以請設計師提出未來客餐廳風格如何統整的提案。

至於未來開放式廚房是否會比較難轉售,這就見仁見志了,因為這確實與買者喜歡的生活型態有關,不論是封閉式廚房,或者開放式廚房,絕對都有其受眾。如果還是很擔心,那麼半開放式廚房,也是很能兼顧兩邊市場的選項。

就像網友的建議一樣:

「我在看房的時候一定會看廚房格局有沒有辦法改成開放式廚房。不能改的話就不太會考慮了。只能說開放式廚房愛的愛,不愛的不愛。」

「我傾向開放式廚房加一個拉門或玻璃門,視野一樣開闊,煮飯時多少會擋油煙。」